连山区非遗手工艺扶贫工坊年产值突破3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
葫芦岛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7-11 16:22:32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非遗传承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模式。在辽宁省连山区,一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为核心的扶贫工坊,凭借其独特的创新和努力,成功实现了年产值突破300万元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连山区非遗手工艺扶贫工坊成立于2018年,旨在传承和发扬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同时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,助力脱贫攻坚。工坊以剪纸、刺绣、编织等传统手工艺为主,吸纳了当地50多名贫困群众参与其中。

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工坊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不断进行创新。他们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,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。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,还远销海外,成为连山区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在扶贫工坊的带动下,当地贫困群众通过学习手工艺技能,实现了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。工坊负责人王女士表示:“我们不仅教他们手艺,还教他们如何经营,如何把产品卖出去。现在,很多村民都学会了这门手艺,不仅自己能赚钱,还能带动身边的人。”

据了解,连山区非遗手工艺扶贫工坊通过订单式生产,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工坊的年产值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万元,逐年攀升至如今的300万元。这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还促进了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为了进一步扩大扶贫工坊的影响力,连山区 *** 积极搭建平台,推动非遗手工艺品走进校园、社区、企业等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手工艺。同时, *** 还鼓励企业、社会组织与扶贫工坊合作,共同开发市场,拓宽销售渠道。

在非遗手工艺扶贫工坊的带动下,连山区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感谢党和 *** 的好政策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一门手艺,过上好日子。

展望未来,连山区非遗手工艺扶贫工坊将继续秉承“传承非遗、助力扶贫”的理念,不断提升产品质量,拓展市场,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。同时,工坊也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,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葫芦岛新闻网集要闻发布、民生互动、城市形象展示于一体,依托2.5G骨干网带宽与全天候技术保障,打造本地化、专业化、高效化的新闻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