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海盐田变生态农场,新型稻虾共作模式助农增收

葫芦岛新闻网 阅读:9 2025-05-15 12:22:27 评论:0
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步被新型生态农业所取代。在沿海地区,一项名为“滨海盐田变生态农场,新型稻虾共作模式助农增收”的创新举措,正在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
滨海盐田,曾是沿海地区重要的盐业生产基地,然而,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,传统的盐田生产模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,当地 *** 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,将滨海盐田转变为生态农场,引入新型稻虾共作模式,助力农民增收。

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农民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虾类,实现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。稻虾共作模式具有以下优势:

1. 提高土地利用率:稻虾共作模式将原本只能种植水稻的土地,转变为既能种植水稻又能养殖虾类的复合型土地,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。

2. 增加农民收入:稻虾共作模式可以同时收获水稻和虾类,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。虾类市场需求旺盛,价格相对稳定,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。

3. 生态环保:稻虾共作模式在养殖过程中,虾类排泄物可以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,减少了化肥的使用,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。同时,虾类在水稻田中活动,有助于水稻生长,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。

4. 优化产业结构:稻虾共作模式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,提高农业综合效益。

在滨海盐田变生态农场的过程中,当地 *** 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,推广稻虾共作模式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发放技术资料、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,帮助农民掌握稻虾共作技术。同时, *** 还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,共同参与稻虾共作项目,实现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。

如今,滨海盐田变生态农场已初见成效。许多农民通过稻虾共作模式,实现了增收致富。张大哥是当地的一位稻虾共作农民,他感慨地说:“以前种水稻,一年到头收入有限。现在搞稻虾共作,不仅收入提高了,还能保护环境,真是一举两得。”

滨海盐田变生态农场,新型稻虾共作模式助农增收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沿海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们应继续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,为农民创造更多福祉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葫芦岛新闻网集要闻发布、民生互动、城市形象展示于一体,依托2.5G骨干网带宽与全天候技术保障,打造本地化、专业化、高效化的新闻门户。